在多彩的壮乡三月三,一场集美食与文化于一体的盛宴——西林县“三月三”暨“千年句町・九香西林”文化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活动盛大开启。为了让这场盛会的美食既美味又安全,八桂食安西林县志愿服务大队化身“食安特种兵”,在“千年句町・九香西林”三月三传统特色美食一条街,开展了为期5天的守护行动,为节日注入安全活力,让八方游客和本地群众吃得放心、玩得开心。
3月28日至4月1日,美食街100个展位前,身着醒目马甲的志愿者们如同一台台“移动安检仪”,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,对传统小吃摊位展开“地毯式”全过程监管。
在食材溯源环节,志愿者“火眼金睛”,仔细查验每一份采购凭证,对肉类、海鲜的检疫证明更是严格把关。有位售卖酸汤鱼的摊主,因凭证上信息不全,志愿者们耐心引导其联系供应商补齐信息,直至所有食材来源清晰可查。在加工过程中,专业检测设备齐上阵,对酸嘢、五色糯米饭等壮乡特色美食进行“深度体检”。针对烧烤、油茶等热门摊位,志愿者采取“驻点盯防+随机抽检”的策略,从食材储存到烹饪出锅,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。每晚收摊后,志愿者都会督促摊主对摊位进行全方位清洁消毒,杜绝细菌滋生。
活动期间,志愿者们创新推出“食安知识壮语小课堂”,将食安知识巧妙融入壮乡文化。双语宣传手册、互动问答展板,让游客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野生菌辨别、油炸食品健康食用等知识。身着壮族服饰的志愿者,以山歌对唱的形式,将食安顺口溜唱进游客心里,引得现场掌声不断。一位来自云南的游客兴奋地说:“我不仅吃到了好吃的壮乡美食,还学到了用银针检测酸汤安全的小妙招,太有趣了!”“守护食安是我们的责任,传承文化更是我们的使命。”志愿服务大队队长郭胜坚定地说道。团队携手非遗传承人,为“腊肉腊肠腌制”“黑粽技艺”等非遗美食制定标准化制作流程。在黑粽制作现场,志愿者和传承人一起,从粽叶挑选到糯米浸泡,再到捆绑蒸煮,每一步都严格把关,既保留了传统风味,又确保了食品安全。
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,志愿服务大队配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前制定应急预案,在现场设立应急处置点,配备专业人员和应急物资。一旦出现状况,便能迅速响应,将危害降到最低。
此次行动成效显著,共服务群众超3000人次,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,完成66批次食品快速检测,合格率100%,实现了美食街“零投诉、零事故”的目标,为壮乡文化盛宴筑牢了食品安全根基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